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泉 温泉常识

泡温泉 温泉诗文反应了历史兴衰

诗以言志

在现代来说,温泉可以舒缓身心,养颜美容,还能治疗及改善一些疾病,但对于古代人来说,泡温泉不是一件志向高大的事情,而温泉又是委靡奢华之事或疗伤的胜地,所以在古代基本上不会有人把自己的志趣与温泉联系起来,因此温泉言志诗相对要少些,或者相对隐讳。且看唐代张蠙《野泉》:“远出白云中,长年听不同。清声萦乱石,寒色入长空。挂壁聊成雨,穿林别起风。温泉非尔数,源发在深空。”作者隐隐有入道之境,随缘是做得到了。而王安石《题汤泉壁垩诸子有欲闲之意》则刚好与此诗有反驳之妙:“吟哦一水上,披写众峰间。偶运非彭泽,留名比岘山。君才今卨稷,家行古原颜。平世虽多士,安能易地闲。”一个要隐、要让,一个要争、要勤,可见两人情趣之不同,两相一比较,王安石这一严谨宰相一览无余。而到陆游身上,却多是愤慨和无奈:“秦楚相望万里天,岂知今夕宿温泉。穿云漱月无穷恨,依旧潺湲古县前。”(《夜梦游骊山》)有古拙之大悲,有满腔之幽愤,读来令人叹惋。

诗以说理

温泉说理诗晚唐有一些,大多在宋代,因为历史的更替,宋代文人们难免会拿曾经是唐代繁华巅峰代表之一的温泉来说事。甚至因为禅宗文化的普及,使得很多富有佛家思想的警句等也出现了宋诗里,可谓耀眼。且看直接拿华清池开刀的:“壮观悲凉旧迹存,莲花泉暖至今温。行人莫罪无情水,一笑华清是祸源。”(宋代强至《温泉》)作者看得清楚,非是水无情,而是奢华乃祸源。这是至理,朝代更替恐怕都因当权腐败。宋代魏野《经温泉》有一首词如此写道:“尧水不垫民,温泉溺唐祚。兵处洗不得,翻为天下汙。山鸟徒咬咬,翠华无问处。”“兵处洗不得”算作一句警句。而阮阅《郴江温泉》却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:“谁将炎热换清凉,可使澄泓作沸扬。从赐骊山妃子沐,人间处处得温汤。”这是一种接近“大同”的思想,“人间处处得温汤”,与唐玄宗的“与天下兆民共之”有异曲同工之妙,但前者出于一个普通人手里,尤显得真挚可敬些。

这些是日常生活中的说理,且看有道高人的禅理诗又是如何。宋朝是庐山温泉兴盛的一个高峰。其温泉出口处的黄龙寺扩建为大寺院,香火鼎盛,佛灯长明,改名为“黄龙灵汤院”。北宋名僧可迁禅师做了一首《黄龙灵汤院》阐明禅意主张:“禅庭谁化石龙头,龙口温泉沸不休。直待众生总无垢,我方清净混常流。”这是借温泉的功效以明志,说的是苦修的禅法,在当时看来,这算心有挂碍、需时时苦修的一种中上禅法。有趣的是,苏轼1084年到庐山温泉后,看到这首题诗后,这一位自认修禅很有境界的文豪禅心大发,和诗云:“石龙有口口无根,自在流泉谁吐吞?若信众生本无垢,此泉何处觅寒温?”此种机锋就深得禅宗个中深味了,说的是心无挂碍。这种跨越近百年的禅诗对接,一时成为诗坛上的佳话。

中国温泉与古代诗文的感怀

温泉因其神奇的药用,及与帝王相关的养生传说,历来被文人墨客争相传诵;甚至可以分为几种类型,有的表述温泉之效,有的描述温泉之壮观,有的借温泉感怀历史,感怀身世。因而温泉而形成的诗文,可以见证历史上的很多兴衰演变,甚至作为中国古代诗文发展脉络的一个侧面,也见证了诗文体裁的不断变化。

继承和挖掘了温泉本身的诗文风采,并加以应用。以其千年的历史和璀璨的诗文,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唐、宋、明、清的兴衰,并依托了如陶渊明、苏轼、朱熹等文人的心理历程;明月山温汤温泉也复如是;江北水城更是见证了京杭大运河历史的兴衰。这些诗文赋予了温泉深厚的文化底蕴,并在各类命名、景观营造、室内布置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,满足了游客精神上的需求;温泉因其神奇的药用,及与帝王相关的养生传说,历来被文人墨客争相传诵;甚至可以分为几种类型,有的表述温泉之效,有的描述温泉之壮观,有的借温泉感怀历史,感怀身世。因而温泉而形成的诗文,可以见证历史上的很多兴衰演变,甚至作为中国古代诗文发展脉络的一个侧面,也见证了诗文体裁的不断变化。

结语:泡温泉可以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兴衰,但其实泡温泉并不是一件坏事,在寒冬泡一下温泉可以缓解我们的生活压力,还能改善我们的体质,是一种非常好的休闲养生方式哦!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哦!

2/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