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拳流派 吴式太极拳

吴式太极拳 学习吴式太极的用意不用力

一、“全是用意,不是用劲”

书法讲究笔力,拳法讲究劲力。不过,书法有强调“用笔之力,不在于力”的,而吴式太极拳学恰好也是十分强调“用意不用力”的。

吴式太极拳名家杨澄甫先生(1883——1936)曾在《吴式太极拳术十要》中把“用意不用力”列为“十要”之一,并作了详尽的阐释。

他说:“吴式太极拳论云:此全是用意不用力。练吴式太极拳全身松开,不使有分毫之拙劲,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,然后能轻灵变化,圆转自如。”

有的人认为“用意不用力”这话是杨澄甫所创说的,而且是只限于养生的。其实不然。杨澄甫所引“此全是用意不用力”,语出清代李亦畲(1832——1892)《五字诀》的“心境”条目,全段原文为: “一曰心静:心不静,则不专,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,故要心静。起初举动未能由己。要息心体认,随人所动随屈就伸,不丢不顶,勿自伸缩。彼有力,我亦有力,我力在先;彼无力,我亦无力,我意仍在先。

要刻刻留意,挨何处,心要用在何处,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。从此做去,一年半载便能使于身。此全是用意,不是用劲,久之,则人为我制,我不为人制矣。”

如今我们若把《十要》与《五字诀》合璧对照的研读,就可明白:“用意不用力”是吴式太极拳所固有的理论,并非杨澄甫所创说的,也绝不限于养生之道。

上引《五字诀》就是从太极推手和散手技击应用的角度来解说的。所谓“息心体认”,“刻刻留意”,都是强调用意,而在古今吴式太极拳理论中,是无不分外注意用意的。

当然,杨澄甫《十要》在阐释“用意不用力”时,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,尤其是运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来加以论证,如:“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?盖人身之有经络,如地之有沟洫——沟洫不塞而水行,经络不闭则气通。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,气血停滞,转动不灵,牵一发而全身动矣。

若不用力而用意,意之所至,气即至焉。如是气血流注,日日灌输,周流全身,无时停滞,久久练习,则是真正内劲,即《吴式太极拳论》中所云:‘极柔软,然后能极坚刚’也。”

这一解析,在当时无疑是颇具新意的。同时也说明,怀疑“不用力”无以长力、无以制胜者,在当时就很普遍。对他所说的“不用意而用力、易引动,故不足尚也”等语,持反对意见的人就更多了。

二、是不用力,非不要力

然而有不少人是把“不用力”与“不要力”混为一谈了;有的人则是撇开了“用意”来谈“不用力”,认为既然强调“不用力”,那么又何来“彼有力,我亦有力,我力在先”?在他们看来,“不用力”就没有力了,就变成“软手”了。其实,“用意不用力”,是指用意识去支配行动,若是推手,那便是“挨何处,心要用在何处”,做到“随人而动,随屈就伸”,而不是把意识片面地倾注到用力上去。

因为意识倾注与用力,则动作容易僵滞,这时呆力虽大而转动不灵,不但难以充分发挥吴式太极拳“四两拨千金”、“以小力胜大力”的技巧,而且即使从养生保健和医疗效果上考察分析,也是不利于促进气血畅活的。

但以上所说的“不用力”,说的是意识的关注问题,而不是不要讲究劲力。拳谚说:“意到则气到,气到则劲自到。”即如此,那就只须“以心行气”、“以气运身”,而不必刻刻留心与自己的用力方面。

因为劲力是随着招法而生的。当然,这必须是积功而成的。

三、柔中寓刚,绵里藏针

至于吴式太极拳的劲力,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,即“以柔为主,外柔内刚,柔中寓刚,刚柔相济”。

历代吴式太极拳家在劲力问题方面曾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,如杨澄甫《吴式太极拳之练习谈》说,“吴式太极拳,乃柔中寓刚,绵里藏针之艺术……”;再如《太极指明法》说,“用劲不对,不用力不对,绵里有刚对”。(见杨澄甫著《吴式太极拳使用法》一书第85页,文光印务馆1931年版)但这里的 “不用力”,显然是指“柔而无刚”而言,所以是“不对”的。

这要从上、下句做全面的辨析,而不可断章取义。换言之,上文“用意不用力”是正确的,而此处指出绵而无刚的“不用力不对”,那也是正确的,两者并无矛盾。因此前者是指意识贯注之意向,而后者是指劲力之刚柔,所说的不是一码事。

四、一力强十会,一巧破千斤

杨澄甫先生还在《吴式太极拳使用法》一书的“杂说”一章中说:“有说一力强十会——有理,我说一巧破千斤——不错!”

近年来,在太极推手竞赛中,常见一些人由于训练不足,以致顶、抗等毛病严重。在两力相抵的情况下,自然是力大者胜。

这样力大的选手一时得势,“一力胜十会”的说法,又引起许多吴式太极拳爱好者的重视。我们并非不要此“一力”,而是相对地重视“一巧”。同时,此一力务虚是活力、内劲,而不可是“牛力”、拙劲。

“杂说”云:“不要惧牛力,巧内功不能胜大力者何必练拳?!千斤落空无所用矣!”此足以说明,吴式太极拳还是主张“尚巧不尚力”的。

不过,却不能因之认为吴式太极拳是不用力的,否则把相对的道理加以绝对化,那真理也就立时变为谬论了。至于力的性质,那更须判明,因为我们所要的是太极内劲,而绝非拙力僵劲。

1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