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存 这份体寒自查清单 助你揪出身体隐患
体寒,在中医理论里,指人体阳气不足,寒邪内生或外侵,导致身体机能处于寒性状态。如今,快节奏的生活、不良的饮食习惯,以及长期待在空调房里等因素,让越来越多的人遭受体寒困扰。了解体寒的症状,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身体问题,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。
一、日常生活细节中的“体寒信号”
1.怕冷畏风
体寒最直观的症状就是怕冷。即使在温暖的季节,体寒人群也比常人更易感到寒冷,穿的衣服往往比别人多。他们对冷风极为敏感,稍有风吹,就会觉得不适,甚至容易感冒。这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,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,抵御外界寒邪。
2.手脚冰凉
手脚作为肢体末端,离心脏较远,血液循环相对较差。体寒者阳气亏虚,气血运行不畅,无法将足够的热量输送到手脚,导致手脚冰凉。部分人不仅手脚冰凉,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膝盖、腹部等部位发冷的情况,在冬天,这种症状尤为明显。
二、消化系统敲响的“体寒警钟”
1.食欲不振
脾胃是后天之本,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体寒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,导致脾胃虚寒。脾胃运化能力减弱,食物无法及时消化,堆积在胃里,使人产生饱腹感,进而食欲不振。有些体寒者还会出现胃脘部冷痛,进食生冷食物后,疼痛加剧。
2.腹泻便溏
体寒导致脾胃功能失调,肠道的吸收和排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。体寒人群大便往往不成形,质地稀溏,且次数增多。尤其是在清晨,部分人会出现“五更泻”,即在黎明时分,因腹部疼痛而醒来腹泻,这是典型的脾肾阳虚表现。
三、生理期与生殖系统发出的“异常信号”
1.女性月经不调
对于女性而言,体寒对月经的影响较为明显。体寒会导致寒凝血瘀,使经血运行不畅,出现月经推迟、月经量少、痛经等症状。有些女性的经血中还会伴有血块,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受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