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生素K百科
定义与概述
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中含有2-甲基-1,4萘醌的一族同系物,为一种合成的不含侧链的化合物,呈脂溶性,它的衍生物可溶于水,作为“抗出血维生素”的维生素K是肝脏中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合成必不可少的。天然存在的维生素K是黄色油状物;人工合成的则是黄色结晶粉末。所有的维生素K都抗热和水,但易遭酸、碱、氧化剂和光(特别是紫外线)的破坏。 发现历史
1929年Dam在研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时,以抽取脂肪的食物来喂养鸡的过程中,观察到出血性疾病。当时认定一定有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存在与食物中,他影响凝血酶原的合成和凝血,从而造成出血,同时认定这种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界,尤其以绿叶蔬菜中为多。1934年Dam将这种可以预防出血性疾病的物质命名为维生素“K”。1939年人们便将其分离并确定了它的结构,直到1974年在牛的凝血酶原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氨基酸γ-羧基谷氨酸才对它的代谢功能有所认识。 代谢吸收
维生素K从小肠吸收进入淋巴系统或肝门循环,吸收后与乳糜微粒结合,使之转运到肝脏,最后主要以尿液和粪便的形式排出。维生素K的吸收取决于正常的胰腺和胆道功能,凡能影响脂肪吸收情况(例如,膳食矿物油、胰腺外分泌功能失调,胆汁淤滞)都会损害维生素K的肠内吸收。其吸收率变化范围很广,在10%和80%之间,主要取决于维生素K的来源及所服用维生素K的赋形剂。 生理功能
在蛋白质中(至少12种)维生素K有将特异性谷氨酸残基转译后羧化为γ-羧基谷氨酸(Gla)的作用,因此称它们为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。 1、调节凝血蛋白质合成,维生素K是形成凝血酶原不可缺少的物质,有4种凝血因子是维生素K依赖的,能促进血液的正常凝固,能预防内出血及痔疮,维生素K可治疗女性生理期大量出血; 2、对骨钙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,成骨细胞合成3种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,最具特征的是BGP,它由成骨细胞合成,是骨基质中居次位丰富的蛋白质。 3、维生素K在脑硫脂代谢中的可能作用。 正常需要量
中国居民维生素K的适宜摄入量(AI),不分性别,为120g/d 过量表现
天然形式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不产生毒性,甚至大量服用也无毒。然而,维生素K的前体2-甲基萘醌由于与巯基反应而有有限的毒性:能引起婴儿溶血性贫血、高胆血红素症和核黄疸症。
当季食谱推荐
疾病调养食谱
热门食谱
- 酸椒虎皮凤爪
- 鱼蒸豆腐
- 简易版糯米鸭
- 煎卤水豆腐